您当前的位置: 深圳市水务科技有限公司-水务信息化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行业动态

“智慧之眼”全天候监控——海宁市构建“五水共治”智(治)水物联网管控平

2016-11-09 16:18 点击: 作者:南湖晚报

 10月18日上午,海宁市人武部长、黄山港“河长”成立来到他所负责的河道进行巡查,并登录了手机APP进行巡河“签到”。从本月起,海宁市的23位市级“河长”巡河都要通过“潮乡智慧河长”手机APP来“签到”。


 从粗犷治理到精细化管理,本月初,“五水共治”智(治)水物联网管控平台投入试运行,实现了河长制管理、河道污水治理监测系统的智慧化管理,推动“五水共治”再上新台阶。
  “河长”巡河要手机“签到”
  当天上午9点30分,海宁市人武部长、黄山港“河长”成立来到他负责的河道进行巡查,这次巡查和往常不一样的是,除了用手机拍下了河道的照片外,他还登录了手机里的“潮乡智慧河长”手机APP进行巡河“签到”。
  从本月起,海宁市的市级“河长”巡河都要通过“潮乡智慧河长”手机APP来“签到”,这是海宁市近日投入实施的“五水共治”智(治)水物联网管控平台的重要内容。
  “这是一个新型的河长制APP管理系统,带有GPS功能,‘河长’必须在他所负责的河边300米的范围里才能签到,如果不在河边,系统会显示‘对不起,您不在河边,不能签到’。”海宁市“五水共治”办常务副主任宓肖明表示,通过这个系统,“河长”巡河的路线轨迹一目了然。“河长”在巡河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以拍照上传到系统,传递给相关责任部门交办处理,这样不仅有利于河长制的考核管理,也便于进一步提高治水效率。
  首批建成6个监控点位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海宁市经编大厦顶楼的海宁市“五水共治”指挥中心,“五水共治”智(治)水物联网管控平台正设置在这里。走进指挥中心,展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幕,屏幕上显示的是6个装有监控仪的点位的实时状态。
  “看,第四个点位是许村赭山港,实时显示着河道的状况,安装在河道旁的摄像头可以360度旋转,一旦哪里出现污染,摄像头立刻报警,把画面传送到指挥中心!”海宁市“五水共治”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许村赭山港附近外来人口多,生活污水量大,致使这条全长880米的河道水质变差,被列入了黑臭河。今年,海宁市定下目标,要在今年12月底前摘下它黑臭河的“帽子”。
  “除了许村赭山港点位以外,还有5个监控点位,比如马桥新塘村合兴组和松木漾桥的水质监测点位,实时监测着水体中的COD、氨氮、总磷和PH值;位于马桥街道马桥村的永忠泵站,则是一个农村生活污水管网点位,实时监控着污水管网入口的流量、液位以及生态池运行状态等。”
  据工作人员介绍,“五水共治”智慧平台建设了五大系统,除了河长制APP管理系统外,还有农村生活污水智慧管控系统、嘉兴市级以上控制考核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智慧监控系统、“清三河”防反弹智慧移动管控系统,而记者看到的屏幕上的几个监测点位,就是这些管控系统中建成的首批监控点位。
  数据全掌握,监管无盲区
  据介绍,这个智慧平台的一期试点,计划有12个水质监测点、7个排涝点、4家畜禽养殖场以及500多个农村生活污水监测点,目前已经建成投入试运行的点位有6个。今后,海宁范围内的所有重要点位将全部纳入“智慧之眼”的24小时监控中。
  目前,海宁市“五水共治”指挥中心可以通过对排污源实时监控、对断面水质远程监测、对污水排放自动统计,发现事故自动预警,将原有分散在各级部门的信息汇总整合,形成信息大覆盖、数据全掌握、监管无盲区的“五水共治”信息化管理新模式。工作人员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对数据、视频、水质指标、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调取,实现设备远程启停操控。在污染事件、防洪排涝、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下,可在平台上实现各部门联合办公决案处理。
  宓肖明表示,这个“五水共治”智慧管理平台的建立,将对部门共享信息、共商决策、减少重复投资起到积极作用,也有利于推动“五水共治”管理的转型升级,借助科技手段使“五水共治”的成果长期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