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深圳市水务科技有限公司-水务信息化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行业动态

南通:水质预警系统多级联动 三大主力水厂供水互通

2016-12-27 16:17 点击: 作者:江海日报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生态文明不仅是生态文明的重要部分,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先导。
  城乡同水源、同管网、同水质
  “南通水资源较为丰富,但总体属于水质型缺水城市。”市建设局局长马建明介绍,市区以长江为水源地,水质较好,部分县市区以长江、内河水系为主要水源地,水质欠佳。“区域供水打破传统供水各自为政的局面,实现了全市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节约集约供水。”
  南通市从本世纪初开始启动区域供水工程,经过十多年的推进,现已建成水厂5座,总供水能力达210万立方米/日,建设主干输水管7条计500余公里,县(市)、区次干管1200余公里,镇村管网2.6万公里,全市乡镇覆盖率达100%,人口普及率达98%以上,实现了城乡同水源、同管网、同水质,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以地级市为单位区域供水格局,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南通市区域供水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市自来水公司拥有狼山、崇海、洪港三座地面水厂,日供水能力160万立方米,承担着南通市主城区、通州区、如东县、启东市、海门市约580万人的供水重任。随着“后区域供水”时代的到来,市自来水公司将工作重心由工程推进向供水管理方面转移,把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作为改善和服务民生的重要内容,不断增强水质管控能力和供水保障能力。
  “双水源”供水格局已基本形成
  为保障全市人民安全饮水,从2012年起,南通市围绕“清水连通、原水互备、深井应急、深度处理、原厂保留”的思路,开展应急水源建设。狼山、洪港、崇海三大主力水厂供水管道已经联网,实现了“清水互通”;市区开挖25眼深井,实现了“深井应急”;建成老洪港应急水库,有效库容285万立方米,实现“原水互备”;崇海水厂一期40万立方米/日深度处理工艺建成投运,实现了“深度处理”。市区以长江为城市主水源,水库、深井等为应急备用水源的“双水源”供水格局已基本形成。
  去年以来,市建设局主要实施了崇海水厂二期40万立方米/日工程以及洪港水厂60万立方米/日深度处理工程。崇海水厂二期工程总投资约4.3亿元,其中二泵房部分设备已完成安装并投入使用,清水池已建成,计划今年年底完成常规工艺建设,2017年9月份全面完工。洪港水厂深度处理工程总投资约2.6亿元,计划今年年底完工投入运行;老洪港应急水库路灯、监控、附属用房等后续工程建设,现已完成80%工程量,预计年底前完工。
  市建设局介绍,下一步还将继续实施水厂、管网建设,提高供水能力和输水能力,同时随着道路维修改造,同步实施城区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工程,降低漏损率。完成崇海水厂(二期)40万立方米/日新建项目、洪港水厂60万立方米/日深度处理改造,启动狼山水厂60万立方米/日深度处理改造和李港水厂一期工程建设。
  水质预警系统实现多级联动
  南通地处长江之尾,因上游工业发展和城镇化推进造成的水资源过度开发和水污染,随时有可能影响到以长江为水源地的南通市民饮水安全。
  “在长江水源地取水口,水质自动检测、生物检测、人工检测等多道环节同步检验,构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水质预警系统,确保源水水质达标进厂。”狼山水厂厂长任军边介绍边演示,技术人员从水厂吸水井取样建立了包括浊度、温度、PH等8个参数的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并将数据发送到监控平台。自动监测仪每小时自动取样一次,24小时连续监测。原水水质数据共享系统会通过无线传输至市自来水公司本部、市环保局等;环保部门的自动监测预警系统也与水厂共享,从而完善水质监测联网、预警联动机制。
  这就是市自来水公司开发的“三位一体水质预警系统”,将水质监测点关口前移至取水口附近,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站、生物预警、人工监测“三位一体”水质预警系统。
  “生物预警和人工预警是三级预警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在专业人士的指点下,记者看到水厂原水自动监测站里有一种以特种鱼为基础的原水生物毒性在线监测系统,一旦鱼类活动异常,可利用美国哈希便携式化学发光仪进行毒性物质快速检测,并配置进口便携式测油仪等,实行原水预警防范“多保险”。原水检测值班人员每天每小时要对色度、臭和味、肉眼可见、氯化物、油类等指标进行检测,定期取样与自动监测仪8个参数进行对比检测。同时,与市卫生、环保、水利等部门组成了严密的水质监测网络,水质信息互联互通,及时掌握城市供水水质指标变化动态。
  中水回用污水变为绿化浇灌
  如果说自来水企业是进口,那么,污水处理企业就是出口,为城市的各大水系、公园水体清洁、告别黑臭水体,同样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城区污水排放量增大。近几年南通市通过不断技术升级和扩容建设,提高了污水处理能力和标准。市污水处理中心提标工程于2013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现有Ⅰ级A处理能力达20万立方米/天。处理后的污水中污染物更少,水质更加洁净,出水排入姚港河,部分出水用于厂区设备冲洗、绿化浇灌、新城小区及政务中心三联供用水,日回用量近3万立方米。
  “Ⅰ级A为现有国内出水最高标准,标准指数分别为:COD50、氨氮5、总氮15、总磷0.5。”专业人士解释,市污水处理中心实际出水平均数COD为22、氨氮1.2、总氮10.4、总磷0.18,远远优于国家标准。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保证出水水质达到或优于再生水标准,可作为绿化、工业用水,不仅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更为今后实现大规模中水回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